教学大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4-04-10浏览量:

一、课程性质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理念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道德修养、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为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文学、建筑、饮食、艺术等方面的精髓。

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

1.能诵读传统文学中的名篇佳句。

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宗教、建筑、民俗、文学、艺术、科技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思政元素

课时

第一章

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知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知识,能背诵经典名篇

教学重点、难点】经典名篇蕴含的人文精神

文学名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养成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重诺守信、讲信修睦、重情重义。从家国情怀和忠孝精神角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2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知中华传统建筑特点以及中国建筑承载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感悟工匠精神,激起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与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形成勇于攀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涵养学生忧民爱国、积极进取的崇高品格。

2

第三章

民以为天的传统饮食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知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饮食文化茶文化的思想精髓

饮食文化以及茶艺和茶修文化,能够引导青年学生以礼待人、自然亲和,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2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传统书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知中国的汉字文化、书画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赏析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璀璨的书画文化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与爱国热情。从书画文化的精益求精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

第五章

修齐治平的传统道德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知儒家传统道德

教学重点、难点】从自然的规律中探寻中国人潜移默化的传统道德规范

用儒家传统道德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爱国忧民的道德情操

2

 

10

五、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要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考勤5%、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20%、作业完成情况15%。

(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侧重考核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一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下一条:《三晋历史文化》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