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研究资讯第190015期 姜大源:“双高”建设与职教20条下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和重构

发布时间:2019-07-0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

52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春)在福州开幕, 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论坛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论坛同期举办,该论坛是第二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上,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以《“双高”建设与职教二十条环境下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为主题,从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重构到课程开发,再到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做了精彩报告。这篇文章值得大家一读。

姜大源:“双高”建设与职教20条下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和重构

52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春)在福州开幕, 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论坛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论坛同期举办,该论坛是第二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

“双一流”已成国内普通高校标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将迎来自己的“双高计划”。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高计划”每5年为一个支持周期,对入选学校给予重点经费支持。

本次论坛上,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以《“双高”建设与职教二十条环境下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为主题,从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重构到课程开发,再到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做了精彩报告。

“职教20条”后,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和重构

“职教20条”出台之后,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姜大源表示,可以从三个关键词来理解,分别是跨界、整合和重构。所谓跨界讲的是企业和学校的联姻;第二,融合是从单一需求走向整合的双重需求,这个是职业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也是不可替代的第二个特征;第三,是从单一纬度的思维向辩证多维度的思维转变,这是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第三大特征。“如果说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跨界是物理变化,那企业和学校的联姻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兼容并蓄的重构,我认为是发生了生物学的变化。” 他进一步解释道。

姜大源表示,“双高”策略提出来专业群组建的逻辑,是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链接下的专业变化,学科向岗位,岗位向岗位群,岗位群向职业群,是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形成一个链式的结构,是一个集群效应。

高职扩招带来的是生源之变,也是教学之变

高职今年扩招100万人,也带来了生源以及教学管理等难题,姜大源表示,高职扩招带来的大变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生源之变,也是由刚性走向弹性的教学之变。高职扩招使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教育举措,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的教育资源。

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实训基地要为课程服务

现在有一个新的观点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姜大源认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搞培训,搞教育,现在终于出现了产教融合,意味着教育机构不仅只有学校,还有企业。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要给社会提供合格的毕业生,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比专业、教材更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他表示,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在跨界文化背景下一定有跨界的课程,要关注企业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对企业的要求,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成果导向一定要通过过程来实现,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以教育为导向,以就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功立足不是学位起作用,而是职业起作用。”姜大源认为,职业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载体,没有职业这个载体,不可能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职业是个体发展的媒介,是张扬个性的平台。

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典型的工作过程,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是结构化非常重要的依据,不是简单的照搬。教育学习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必须在比较内化中形成。比如,冲压件成型方案拟定与模具设计,要让学生掌握它,只有做几次才可以悟出道理来,不管是从逻辑学战略判断和推论,要通过三次以上系统化的学习才可以掌握、比较。所以选择比较的参照性就很重要,选择比较的是设计对象的难度,必须设定在三个以上。

这些对实训实践基地就提出了要求,怎样让实训基地为我们的课程服务?姜大源介绍到,“六步法”的六个步骤分别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是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在整个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在于数学目标纬度,结果传授与过程传授,学科知识的复制和职业能力开发等方面。

传统的实验室都是单一功能的,比如说驱动,控制,比如说测量,现在开始进行整合,出现了一体化的实验室。姜大源认为,最好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平面里进行,卫星式的布置,中间有一个组合实验区,这个实验区可以进行组合。从单功能到多功能到一体化,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发展,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由刚性设施向柔性设施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发展,由验证实训向生成实训发展,从构成养成到生成,从验证性向建构性,这是很大的转变,教学仪器要从这些方面思考去有利于学生发展。

最后,姜大源强调,职业教育要关注在职业影响下的教育,更要关注在教育引领下的职业,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编:杨晓明

辑:郝美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谢斌